快速掌握二十四節氣養生

在日常生活中,常能看到「二十四節氣」的訊息,也常聽到「節氣飲食」的說法。為什麼要按照節氣飲食?古人認為天人合一,如果想要活得健康,應該按照自然的規律來生活飲食。

想要快速二十四節氣養生,就先掌握四季養生的大方向,即:春養肝、夏護心、秋潤肺、冬顧腎。在四季養生的大方向上,各個節氣養生的要點如下:

※春季養肝

春天來臨,氣溫逐漸回暖,人體也一樣,要多吃能生陽氣的「發散食物」。另外,五臟對應五行,在萬物生長的春天,「木」最盛,木又對應著內臟的肝,因此,春季的飲食養生,會以養肝為重點。

◎立春(國曆2月3~5日)

立春的氣候日夜溫差較大。立春後陽氣初生,飲食方面宜辛甘發散之品,如韭菜、蘿蔔、蔥等,有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,但不宜食酸收之味,因酸味入肝,具收斂之性,不合春季生發的原則。

◎雨水(國曆2月18~20日)

雨水就是反映節氣期間雨水較多的現象。不論雨水或整個春季,飲食應少吃酸味,多吃甜味,以養脾臟之氣。可選擇蓮子、紅棗、糯米、淮山、甘蔗、綠葉蔬菜、粥等。

◎驚蟄(國曆3月5~7日)

驚蟄是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,氣溫波動甚大。驚蟄肝氣旺,易犯脾,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症狀,因此宜清淡,忌油膩。

◎春分(國曆3月20~22日)

春分天氣慢慢轉暖,雨水增多,空氣開始潮濕。養生重點就是保持身體「乾爽」,可以吃粉葛、赤小豆、雲苓、薏米、白朮等,這些都可以幫你排走一身濕氣。另外,運動也是很好的祛濕方法。輕量的運動,微微汗出,既可以帶走身體濕氣,亦可使人精神。

◎清明(國曆4~6日)

清明時節雨水會較春分多,氣溫也逐漸回升。清明時節飲食宜溫,多進食時令蔬菜水果,也可多吃些護肝養肺的食品,例如薺菜、菠菜、山藥。

◎穀雨(國曆4月19~21日)

穀雨前後,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。穀雨時節飲食應以健脾化濕為基本原則,可吃淮山、芡實、薏仁、扁豆、赤小豆、陳皮等食物以健脾理氣化濕,並忌吃生冷肥膩之物,以免加重體內濕氣困留。

※夏季護心

一年當中最熱的夏天,是陽氣最重的時候,而人的五臟中,陽氣最盛的,便是我們的心臟,因此,夏天飲食著重護心,心火平衡,就不容易心浮氣躁、火氣上升。

◎立夏(國曆5月5~7日)

立夏開始,晝長夜短,氣溫升高,但早晚仍比較涼。立夏自然界的變化是陽長陰消,此時肝氣漸弱,心氣漸強,所以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,補腎助肝。可適當吃酸味食物,如番茄、檸檬、山楂、鳳梨之類,酸性收斂,既可預防流汗過多且能生津解渴。

◎小滿(國曆5月20~22日)

小滿天氣愈來愈熱,雨量亦漸次增多。小滿時節亦是容易誘發皮膚疾患,如風疹、濕疹、汗斑、香港腳等,所以在飲食方面要少吃濃味、辛辣肥膩的食物,以清爽清淡為主,如赤小豆、薏仁、冬瓜、青瓜、西瓜、山藥等。

◎芒種(國曆6月5~7日)

芒種溫度高、濕度高、氣壓低,人體汗液不易排出,出汗後也不易蒸發,使人感到悶熱難受,覺得煩躁、疲倦、食欲不振。這時應該要多喝水,建議補充補氣祛濕的食物,烹調建議用涼拌、清蒸等清淡的方式。

◎夏至(國曆6月20~22日)

夏至過後,開始進入中醫所謂的「三伏天」,指的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,此時陽氣極盛,最適合調理身體,導入陽氣,也是體質虛寒的民眾「冬病夏治」的好時機。夏天容易心煩氣躁、腸胃功能運作遲緩,因此適合易消化的新鮮清淡飲食,也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。

◎小暑(國曆7月6~8日)

小暑過後天氣會愈來愈熱,夏天養生原則就是可以晚一些睡覺,早一些起床,跟著太陽作息。小暑濕氣重,脾胃正是除濕的器官,因此健脾胃的食物有助於排濕氣,身體水分去除後,身體的熱氣也會跟著排出,也能達到消暑的效果。

◎大暑(國曆7月22~24日)

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節氣,雷陣雨也最常發生,高溫高濕,人們常因汗液不易蒸發或水分不足而中暑。為了避免中暑,就該隨時補充水分,維持體內電解質的平衡。

※秋季潤肺

入秋後,氣溫漸涼,養生重點也從心臟轉為肺臟。中醫認為秋天對應的臟器是肺,相應的顏色則是白色,因此普遍會鼓勵多吃白色的食物養肺。秋冬季節注重收斂精、氣、神,因此,適合秋天的運動模式,應該具備緩慢、自在、放鬆、持續、動靜協調等特質,例如氣功、太極、瑜伽、散步、健走、慢跑、游泳、打坐、冥想和呼吸吐納等。

◎立秋(國曆8月7~9日)

立秋是秋天正要來臨,但盛夏的餘熱還沒消除,是俗稱的秋老虎。秋天很容易出現咳嗽、氣喘、過敏等症狀,飲食上以滋陰潤肺為原則,可以多吃富含膠質、水分的食物,預防秋燥。

◎處暑(國曆8月22~24日)

處暑是由陽轉陰、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。飲食原則除了滋陰潤燥外,由於早晚溫差拉大,因此要特別注意心血管問題,可以多吃潤腸通便、改善血管硬化的食材為主。

◎白露(國曆9月7~9日)

白露做為典型的秋天氣候,夜間氣溫下降速度快。秋燥最易傷肺,也就是呼吸系統,因此一到秋天,特別容易口乾舌燥、口角發炎、鼻子乾癢出血、喉嚨痛、皮膚乾裂、咳嗽、過敏及氣喘發作。

◎秋分(國曆9月22~24日)

過了秋分,涼意逐漸加重,此時自然界的陽氣漸收,氣候變得乾燥,老年人、小孩及過敏患者,可能都會開始感受到呼吸道不適。可吃潤肺食物,如梨子、銀耳、蓮子等。

◎寒露(國曆10月7~9日)

寒露氣溫降低,露水也更多,這時應該開始儲存體內的陽氣。緩解秋乏,可調整睡眠時間,吃潤燥的食物,如牡蠣、蜂蜜等。

◎霜降(國曆10月22~24日)

霜降是晚秋,霜降平補主要是平秋燥之氣。可多吃健脾利水、清心養肺食材,如黃豆、秋柿、百合等。

※冬季補腎

冬天到了,氣溫降低,就要小心「陽氣流失」,少吃會發散陽氣的食物,以保住陽氣,也要靠攝取適量的蛋白質、熱量較高的膳食溫補,來補充熱量,增強抵抗力。俗話說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」,也就是說,冬天沒有好好休養生息,春天就會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。

◎立冬(國曆11月7~8日)

立冬是冬季的開始,進入冬季後,氣候漸冷,立冬該怎麼進補?冬令進補以健脾胃、養腎氣為主,李錦秋營養師推薦,紫米、栗子、海參、松子立冬時節吃最適合。

◎小雪(國曆11月21~23日)

過了小雪氣溫驟降。小雪時節避免身體著涼,尤重腳部保暖,可多按壓風池穴及合谷穴,能行氣止痛。

◎大雪(國曆12月6~8日)

大雪時節避免清晨嚴寒著涼,造成身體溫差過大。料理中可以適當加入辣椒、花椒、薑、大蒜來溫暖身體。

◎冬至(國曆12月21~23日)

冬至陽氣初生,好比剛萌發的新芽,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養生關鍵,冬至進補,可多吃性味甘溫補養心脾食材,如桂圓、紅豆等;但是要避免熬夜、大吃大喝會損傷陽氣。

◎小寒(國曆1月5~7日)

小寒、大寒是台灣最為寒冷的時節。小寒要注重保暖工作,避免身體著涼,尤重手足四肢保暖。要補血、補氣、補陰、補陽可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。

◎大寒(國曆1月19~21日)

大寒是代表寒冷的冬天接近尾聲,天氣不僅冷,還開始產生風熱。大寒要避免燥熱進補,宜吃溫補食材,可多吃大蔥、四季豆、馬鈴薯及紅豆。


@瑜珈閑行編輯

留言

熱門文章